邻水县概况-社会篇
教育科技
2014年,邻水高考多项指标连续20年保持广安市第一,中考综合指标蝉联全市“七连冠”。教育民生全面实施,“大班额”化解初显成效,邻水职中教学综合楼、合流职校中职能力建设、邻水中学新建教学楼等项目推进顺利,邻水中学、邻水二中被复核确认为省一级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。教育投入7.3亿元,增长6%。
至2011年,邻水县有科技情报研究所、生产力促进中心、科技开发中心等3个专门科研开发机构和特种养殖、中药材等13个民营科研开发机构,并与中国柑桔研究所、四川大学、重庆大学、四川农业大学、西南大学等高等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,九五期间,邻水县各类科研开发机构共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75项、获得国家、省、市级重大科技成果28项,各级科技奖132项,申请21项专利,获得智能净化供水机节能环保便池、自动定量称等18项国家专利授权。申报科技专利189件,占全市总量的1/3,独揽全市5项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项目。
2014年,邻水县五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,连续五年获得全市科技工作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,率先在全省建立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邻水分中心,县本级科技投入突破200万元。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、省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、省知识产权示点园区和广安市汽摩产业研究院。
“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”“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”“部省共建广安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”工作深入推进,新(改、扩)建10所公办幼儿园,县职中教学综合楼、合流职中中职能力建设、邻水中学综合教学楼和女生宿舍楼等项目全面建成;新发展千万元以上文化企业4户,乡镇文体广场等一批农村文体设施建成投用,太和乡被命名为首批“四川省特色文化之乡”。申报科技专利189件,占全市总量的1/3,独揽全市5项通过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项目。
医疗卫生
邻水在全市率先创建为全省免疫规划示范区。2013年,邻水卫生事业加快发展。县精神病院全面建成,县人民医院安置房建设、县中医医院整体迁建和11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进展顺利。在全市率先创建为全省免疫规划示范区,县妇幼保健院被评定为全市首家“二乙”保健机构,县级公立医院完成取消药品加成改革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不断加强。医疗卫生投入4.2亿元,增长18.5%。县精神病医院建成运行,兴仁等3个乡镇卫生院、10个村卫生室改扩建全面完成,县中医医院整体迁建和县人民医院安置房项目加快推进,县人民医院“二级甲等综合医院”通过复审,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查验收。
基础设施
2010年,邻水县已建成地方广播、电视台,“村村通”工程覆盖70%以上的村社。 挞子丘新区2平方公里已成形,环城路长6公里,宽35米,已建成通车。电力由地方电网和国家电网双向供电,现供水能力2万吨,年供水能力为4万吨的第二水厂已动工,城市天然气气化率达90%,绿化覆盖率达到19%,人均住房面积达15平方米以上,是邻水县政治经济、文化、交通中心。 先后编制了44个小城镇场镇规划和10个中心村规划,列省级小城镇建设7个,建成2个,改、扩、新建房屋14万户40万平方米,新建沼气池5486口,年产沼气164.5万立方米,改省柴节煤灶4万房。
邻水建成发电站32处,装机52台,容量为22100千瓦。其中:火电厂两处,装机48台,容量为7100千瓦。正在动工新建的小南海电站设计水头30米、引用流量43.5立方米/秒,装机3×3500千瓦。
邻水已建成110KV变电站1处,容量为40000KVA,35kv变电站8处,容量为59573KVA,拥有配电变压线路1098台,容量为81980KVA,110kv输配电线路52公里,35KV线路137公里,10KVA线路1100公里,0.4KV低压线路4153公里。正在新建的石永、龙安、椿木3处35千伏变电站总容量为13750KVA,35千伏输配电线路75公里。
交通概况
210国道纵贯邻水南北,邻(水)垫(江)省级公路横穿东西。基本实现柏油化,公路通车里程491公里;境内有广(安)——邻(水)、达(州)——渝(重庆)高速公路,包茂高速公路与沪蓉高速公路呈十字状交汇于邻水,形成川东交通枢纽。邻水城距重庆国际机场约60公里(高速),仅需40分钟车程;距广安火车站20公里;距长江上游长寿港100余公里。基本实现柏油化,公路通车里程491公里;通车村数334个。县城距重庆国际机场约80公里,距广安火车站20余公里,距长江上游重庆港、长寿港100余公里。
2013年,邻水县城西出口完成征地拆迁并启动建设,渝邻快速通道、西环线、高速路南、北出口前期工作稳步推进。省道304线石滓至大佛寺段改造完成,新(改)建农村公路271公里。运输发展取得新进展,完成23辆一路、二路公交车和20辆出租车更新投放,新开通投放三路公交车8辆,新建农村客运片区1个、开通客运线路8条。城区货运停车场基本建成。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.1亿元,争取项目资金4.3亿元。
社会保障
2011年到2012年,该县累计引进工业到位资金166亿元,邻水县地方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.6%;今年上半年,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实现16449元和6199元,同比增长16.5%、17.3%。
2013年,新(改、扩)建敬老院2所,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48%。新农合参合率全市第一、全省前列。“五险”覆盖总人数50.6万人,城镇新增就业1.1万人,藏区“9+3”毕业生就业率100%。医疗救助7.7万人次,发放低保金7196.7万元。929户农村C级危房改造、920户安居解困帮扶任务全面完成。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859万元。大力实施扶贫济困等工程,帮扶2.2万人实现脱贫。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4.3亿元,增长31.5%。